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
扎根边疆 科学定位 创新求变 特色发展
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幕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招生考试院党委书记刘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阮凤斌代表第一届委员会作报告 刘艳红主持
凝心聚力擘画新蓝图,群策群力开拓新局面。7月13日,中国共产党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综合会堂开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边疆、科学定位、创新求变、特色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幕
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招生考试院党委书记刘刚,省委教育工委高校换届督导工作组到会指导。邀请临沧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宇,非中共党员校领导、不是代表的处级领导干部列席会议。大会由刘艳红主持。
上午9时,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招生考试院党委书记刘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刚代表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全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召开的本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学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他要求,全体党员代表谨记肩负广大党员和师生群众的信任和重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自觉履职尽责,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要牢记使命,要议好报告,要选好班子,要树好形象,确保圆满实现党代会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刘刚对即将产生的学校新一届党委、纪委提出四点希望:第一,强化政治担当,在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上争创一流;第二,强化育人担当,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争创一流;第三,强化使命担当,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上争创一流;第四,强化责任担当,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上争创一流。
阮凤斌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第一届委员会作报告
阮凤斌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 扎根边疆 科学定位 创新求变 特色发展 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为3个部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过去五年学校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把握形势,科学定位,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凝心聚力、创新求变,在新征程上奋楫扬帆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回顾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历程,阮凤斌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勠力同心、团结拼搏的结果。
阮凤斌指出,在以高质量发展开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的新征程上,大力推进政治立校,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大力推进质量兴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教融合水平;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新赛道;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大力推进对外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提升管党治党水平。
阮凤斌指出,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扎根边疆,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临沧“三个示范区”建设,实施“四三两高”战略。
刘艳红同志主持大会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阮凤斌指出,未来五年,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的关键时期,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以扎根边疆的笃定、科学定位的睿智、创新求变的胆识、特色发展的韧劲,秉持“滇院理想”,弘扬“滇院精神”,践行滇院人的使命与担当,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